两栖动物“活化石”——大鲵

“鲵之大者谓之”说的便是大鲵,它是比较久远的物种,也是生存至今的两栖动物活化石。不过,由于人类的大量捕食以及环境的污染,大鲵的数量在逐渐消失,当下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“鲵之大者谓之”说的便是大鲵,它是比较久远的物种,也是生存至今的两栖动物活化石。不过,由于人类的大量捕食以及环境的污染,大鲵的数量在逐渐消失,当下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接下来,小编就来为大家好好科普下大鲵。 

两栖动物“活化石”——大鲵

首先,我们来看看大鲵的基础信息

【中文名】大鲵

【英文名】Chinese Giant Salamander

【别名】娃娃鱼、人鱼、孩儿鱼、脚鱼、啼鱼、腊狗

【分布】中国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

【分类】脊索动物门、两栖纲、滑体亚纲、有尾目、隐鳃鲵科

【寿命】:4-5年

其次,我们来看看大鲵的形态特征

1、体型:一般身体长在582-834mm,头体长在310-585mm,头大且宽阔,身体粗壮,四肢短小,后肢略长。不过,雌雄大鲵还是有区分的,雌大鲵无隆起肛部,肛孔较小,孔内壁平滑;而雄大鲵是隆起肛部,肛孔较大,孔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。

2、体色:成体一般以棕褐色为主,但也会随着生活不断变异,变异后的颜色大多数有红棕、褐色、浅褐、黄土、灰褐等,背腹为黑色或者深褐色斑纹;幼体以及次成体相对较淡,一般以浅褐色为主,背腹为分散的小黑斑点;刚孵出的幼体一般是桃红色,背腹为褐色;而刚从母体出来的卵一般为乳白色。

3、牙齿:大鲵牙齿又尖又密,且咬肌发达,但大鲵并不会咀嚼,只会将食物囫囵吞下。 

两栖动物“活化石”——大鲵

最后,我们来看看大鲵的生活习性

1、习性:大鲵通常生活在海拔1000m以下的岩洞、石穴当中,并且常住一个洞穴,白天一般不出门,只有到夜间的时候出去捕食。

2、栖息:大鲵主要适宜在3-23℃的水温中,体型较大的个体会选择深水区,而体型中小的个体会选择在浅水区。

3、食性:在不同的水域中,大鲵的食物也会有所不同,并且它们食量很大,主要捕食一些鱼类、两栖类食物,比如鱼、虾、蟹、昆虫等。

4、繁殖:大鲵是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,一般每年7-9月是大鲵产卵高峰期,一般雌鲵一次可产卵数百枚。 

两栖动物“活化石”——大鲵

大鲵的信息就介绍到这里了,感兴趣的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哦~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吾爱宠物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uaigou.com//show/2474.html



上一篇:如何挑选刚果扯旗鱼?牢记这些就行了

下一篇:科普一下樱桃灯鱼的挑选技巧,注意查收哦~

相关推荐

评论加载中...
养宠网是有温度的多方面为宠物爱好者提供众多场景式经验知识,帮助宠友们建立适合自己与宠物新的开心的养成服务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