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带雨林的“夜行者”——毛耳飞鼠

神秘的热带雨林,一直都是科学家们喜欢探索的地方。那里有很多高大的树木、奇特的花草以及珍稀动物。今天,小编就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来自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珍稀动物——毛耳飞鼠。毛耳飞鼠,别名绒耳鼯鼠,是一种热带型的小鼯鼠。其种群数量很小,主要分布于中国、印度阿萨姆和锡金、缅甸等东南亚一带。由于毛耳飞鼠总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,2008年其已被列入 IUCN 濒危红色名录。下面,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!

神秘的热带雨林,一直都是科学家们喜欢探索的地方。那里有很多高大的树木、奇特的花草以及珍稀动物。今天,小编就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来自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珍稀动物——毛耳飞鼠。

毛耳飞鼠,别名绒耳鼯鼠,是一种热带型的小鼯鼠。其种群数量很小,主要分布于中国、印度阿萨姆和锡金、缅甸等东南亚一带。由于毛耳飞鼠总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,2008年其已被列入 IUCN 濒危红色名录。下面,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!

图片2.png

一、形态特征

体型:毛耳飞鼠身体型较大,体重为150克左右,体长18~26厘米,尾长10~16厘米,后足长约3厘米,耳长约1—2厘米。

体毛:毛耳飞鼠体毛密厚柔软,头部上面及体背面呈光泽的红褐带橙色,并有黑色闪光,有的呈棕褐色,也有的呈浅黄带赤色,杂以褐斑或花自细斑纹;飞膜较大,背面黑褐色,略带赤褐色;前端边缘呈鲜锈褐色,尾毛蓬松,略呈左右对分状态,尾上面淡栗褐色或灰褐色;体腹面一般为淡赤褐色或浅黄色或淡棕黄色,有时白色;前后足呈暗褐色或黄褐色,足被被长毛遮盖起来。

头部:毛耳飞鼠颅骨略为狭窄,宽约为长的60.5%,鼻骨长明显超过眶间宽;后端中间尖突,略超出前颌骨后端;眶后突不发达,短而尖细,前方无凹刻;脑颅甚为拱隆;腭骨后缘中间有尖突。

口齿:毛耳飞鼠颊齿构造甚为复杂,但齿冠较低;最后上前臼齿比臼齿小,不超过第一上臼齿的齿冠面;齿嵴皱褶、有深沟和凹陷;第一上前臼齿位于第二大前臼齿前齿尖的内侧。

二、生活习性

毛耳飞鼠一般喜成对夜间活动,无冬眠习性,到了黄昏就出洞寻食。它们主食多种植物的嫩枝、树叶、花芽和果食,如榕树果、芒果等;栖息地多以树洞为穴,而且巢的结构颇精致,分为三层,外层及巢底用枯树枝编成,中层是用一种浅白色干枯枝的长纤维织就,内层是头发状的纤维絮系牢,不易折散,巢直径约20厘米,椭圆,巢顶部尚有遮掩体。由此看来,毛耳飞鼠是一种精明能干的老鼠。

三、分布范围

毛耳飞鼠分布于中国、印度阿萨姆和锡金、缅甸等东南亚一带,国内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云南和台湾等地。

好啦,以上就是毛耳飞鼠的有关介绍。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鼠类科普,请持续关注本站哦~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吾爱宠物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uaigou.com//show/1690.html



上一篇:又像猫又像兔?说的就是白腹巨鼠!

下一篇:社田鼠,社不社会看看就知道~

相关推荐

  • 热带雨林的“夜行者”——毛耳飞鼠

    神秘的热带雨林,一直都是科学家们喜欢探索的地方。那里有很多高大的树木、奇特的花草以及珍稀动物。今天,小编就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来自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珍稀动物——毛耳飞鼠。毛耳飞鼠,别名绒耳鼯鼠,是一种热带型的小鼯鼠。其种群数量很小,主要分布于中国、印度阿萨姆和锡金、缅甸等东南亚一带。由于毛耳飞鼠总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,2008年其已被列入 IUCN 濒危红色名录。下面,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!

    2023-10-14
    10
  • 热带雨林中的中美毛臀刺鼠科普知识,来看!

    提及老鼠,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?我想大部分人会想到——“过街老鼠,人人喊打”。其实,鼠分为很多种类,除了令人厌恶的爱钻下水道的老鼠,还有呆萌可爱的宠物鼠,甚至还有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神秘鼠种中美毛臀刺鼠。

    2023-10-14
    6
评论加载中...
养宠网是有温度的多方面为宠物爱好者提供众多场景式经验知识,帮助宠友们建立适合自己与宠物新的开心的养成服务平台。